-
作者:金佳译翻译 发表于:[
业内动态] 时间:2017-10-31 浏览:3747次
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 (作者:长春金译佳翻译公司) 2017年10月下旬,《北京晚报》发表了名为《翻译中国也能“信达雅”?方言难倒外国汉学家》的文章。据悉,在10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文学活动之一“如何翻译当代文学”文学对谈活动上,来自捷克的汉学家和翻译家李素、爱理与中国作家和批评家宁肯和梁鸿展开了关于中外文学翻译的讨论。 捷克翻译家表示,在捷克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是唐诗。而在对中国唐诗的翻译过程中,很多译者又进行了文学上的再创造,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使其符合捷克文化可以理解的方式。译者个人的翻译功底、文化素养和修为造就的新的唐诗翻译文本得以面世,而译者们不可预测的是读者的喜爱和偏好如何。 而在中国文学作品的中译外方
-
作者:金佳译翻译 发表于:[
业内动态] 时间:2017-10-22 浏览:3863次
“十九大”会议上使用的几个热门英语单词 近日,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关于十九大英文报告翻译的许多英文热词也涌现出来。现搜集整理了其中10个最热英语表述,以共同学习、参考: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 中国梦 The Chinese Dream 3. 不忘初心 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 4. “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Double Dirst-class” 5. 新
-
作者:金佳译翻译 发表于:[
业内动态] 时间:2017-10-03 浏览:3967次
怎样看待修改原著的翻译作品? (来源:大众网于2017年9月21日转自金陵晚报的刊载) 长春金译佳翻译公司阅读感悟: 翻译的基本目的是传播文化。在文学翻译方面,如果我们把源语言的文化翻译成我们自己的文化或是我们希望接受的文化,那么首先造成的一个结果,便是两国人民交流的障碍。 清朝末年,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并没有遵从“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时代潮流所需而表达了他所提倡的观点,目的是警醒世人挽救民族危机。而在今天,翻译潮流更加趋向异化翻译。归化翻译更多的是用于纯语言层面。翻译事业是良心事业,翻译一篇文章、一份文件,或是一本书籍,需要的是充分的时间、严谨的态度和对待原文实事求是的精神。最应该杜绝的是用打突击的时间翻译出的大锅饭似的作品。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忠实、
-
作者:金佳译翻译 发表于:[
业内动态] 时间:2014-03-07 浏览:5186次
来源:人民网2014-03-07 西方记录中的中国历史,犹如一面来自外部的反光镜,照亮了我们自己习以为常因而不曾深究的部分。近日,《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由北京时代书局首度出版,老照片收藏家沈弘耗时十年精心编译而成。 书中内容选自享誉百年的《伦敦新闻画报》,汇集和展现了晚清1842~1873之间的中国世俗社会生活图景,包含500张罕见的西方版画和50万字西方记者一手现场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马勇教授认为,这部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的大书,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留存文献中漏记误记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再现世界各地重大事件的周刊。画报初始就对中国表示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