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翻译软件,还需要学外语吗?
(作者:长春金译佳翻译公司)
2017年10月15日,《成都商报》发表了《翻译软件确实越来越能干,但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很关键》的文章。文中援引了三个国人实际经历的小故事,说明了翻译软件是人们出国与讲另一种语言的人们交流沟通的必备工具,但语言本身的多样性功能似乎需要比翻译软件更有作用。
第一个小故事,一个英国小伙到中国成都学习,选择了一个家庭寄宿。虽然他的汉语不太熟练,但是借助翻译软件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氛围,日常的交流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一次众人聊天中,相熟的成都人把这个小伙描述成“傻乖傻乖”(对有好感的人的昵称),小伙用翻译软件一看,意思变成“silly, stupid”(侮辱性字眼)。误会引起来了。中间经过多番解释,误会才得以消除。
第二个小故事,一个中国女孩去意大利旅游。看到有幢建筑门口停了一辆黑奔驰,引擎盖上扎了一朵大白花,于是和旁边的工作人员交流,想要知道这是做什么用途的。但由于意大利语掌握得不好,表达得也不够充分,只好加上肢体语言和英语询问。工作人员终于弄懂。而接下来又来了两个会说意大利语的、同样想要咨询的女孩,这名工作人员最终选择了和语言相通的人谈话。
第三个小故事。有个国人去日语料理店吃饭。同样是日语不精通,但是,鉴于近几年翻译软件日益强大的功能,如拍照翻译、语音翻译等,似乎和料理店的老板沟通不是难事。然而实际情况不如想象的完美。店里空间小,食客又多。用翻译软件和老板慢慢沟通的话,老板的时间很有限,似乎有失礼仪。其他的食客用日语和老板唠家常,亲切的氛围凸显了仅用翻译软件沟通的局限。
读了这三个小故事,笔者想到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在不同的人际交流环境下,充分理解他人说话的含义,并运用语言表达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语用学最大的魅力。要知道,语言是“活”的,活就活在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词汇,而相同或意思相近的词汇又可以根据场景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汉语中的“延误”、“延迟”,英语中对应的词汇里有“postpone”、“put off”、“delay”、“defer” 和“retard”等。当我们想要表达某件事情延误了,上述的几个英语词都可以适用。但当我们想要表达一种心里的不适,或者想让他人知道这种延误是有某种原因的,也许可以使用“defer”这个词(暗含故意拖延的意思)。这样,这种表达上的语用功能就实现出来了。而使用翻译软件的话,我们输入一个“延误”,或者用嘴说出这个词,翻译软件就真的能够给我们提供语用上令人满意的翻译吗?有人或许认为,今后,人工智能翻译会完美解决上述的语用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有那样一天的到来,人工智能具有了人一样的思维、情感和智力的话,我们的确在语言的翻译可以把一切交由人工智能解决了。希望那时我们和人工智能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电影里出现的、任何压迫另一方的另一个世界。毕竟,科技的进步是有利于人类发展的。
目前,让我们继续学好外语,为了工作和生活。
(相关方如对本文所引故事的原型感到有侵权倾向,请联系删除;本文由长春金译佳翻译公司写成,转载请注明。)